序號 | 畢業設計(論文)題目 | 學號 | 姓名 | 專業 | 指導教師 |
1 | 以微信社群為載體的人際關系的建立和穩定-以J社群為例 | 2012300110001 | 孫曉雨 | 社會學 | 慈勤英 |
2 | 集體行動理論視角下的公共農田水利就分-以清村為例 | 2012300110033 | 李良龍 | 社會學 | 胡翼鵬 |
3 | 中美社區體育發展的歷史與現狀:一項比較研究 | 2013300110001 | 曾耀輝 | 社會學 | 徐煒 |
4 | 宗教生活中的儀式 | 2013300110002 | 熱普凱提·肖蓋提 | 社會學 | 梅紅 |
5 | 現代化背景下婚姻觀的嬗變-以電視劇《金婚》為例 | 2013300110003 | 黎筱蘭 | 社會學 | 崔應令 |
6 | 青少年虛擬消費行為與其社會化 | 2013300110004 | 孫青 | 社會學 | 徐少舟 |
7 | 父母關系對青少年安全感影響的研究 | 2013300110005 | 王嘉雯 | 社會學 | 桂曉偉 |
8 | 從共享單車看當代大學生的公共精神-一武漢大學為例 | 2013300110006 | 章奇逸 | 社會學 | 李翠玲 |
9 | 跨越溝壑-武漢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工作研究 | 2013300110008 | 劉振興 | 社會學 | 桂曉偉 |
10 | 性別模糊者行為、心理與日常互動策略-基于X城大學生行唄模糊群體的質性研究 | 2013300110009 | 楊思樂 | 社會學 | 崔應令 |
11 | 城市空巢老人社區養老問題研究-以武漢市為例 | 2013300110010 | 梁熠臻 | 社會學 | 陳昫 |
12 | 流動的性別;性少數群體的性別身份構建 | 2013300110012 | 朱妍偉 | 社會學 | 楊敏 |
13 | 隔代撫育與農村寄宿學校;當代中國農村勞動力再生產-基于內蒙古A村實地調查 | 2013300110013 | 孫瑞敏 | 社會學 | 楊敏 |
14 | 農村多子家庭中光棍現象研究-基于分家制度的視角 | 2013300110014 | 李霜雙 | 社會學 | 劉暢 |
15 | 新媒體時代微信朋友圈呈現模式與社交需求 | 2013300110015 | 王雨帆 | 社會學 | 李向振 |
16 | 團隊成員變動對于團隊表現的印象-一以NBA球隊為例 | 2013300110016 | 王遠大 | 社會學 | 梁櫻 |
17 | 城鄉教育回報率的變化趨勢研究-基于CGSS數據的對比分析 | 2013300110017 | 張委委 | 社會學 | 梁櫻 |
18 | 從受害者角度探討女性在家庭暴力中的行為及原因 | 2013300110019 | 胡菲 | 社會學 | 柳莉 |
19 | 勞動力外流背景下農村女性早婚現象的分析-以貴州省M縣為例 | 2013300110021 | 陳旭 | 社會學 | 柳莉 |
20 | 理性、文化觀念與巫術醫療選擇-以東北地區X鎮為例 | 2013300110022 | 盧力麟 | 社會學 | 蔡磊 |
21 | 寺院經濟及其影響因素探究-以武漢地區古德寺為例 | 2013300110023 | 朱小慧 | 社會學 | 夏昌奇 |
22 | 網絡熱點事件中的大學生群體心理研究 | 2013300110026 | 李潛 | 社會學 | 羅教講 |
23 |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的穆斯林污名化成因探析-以微博平臺為例 | 2013300110027 | 顧怡菲 | 社會學 | 夏昌奇 |
24 | 功能主義視角下的自媒體現象研究-以微博網紅為例 | 2013300110029 | 陳暢 | 社會學 | 張楊波 |
25 | 虛擬社會中的意見領袖及其信任危機-基于“人民日報批豆瓣”的研究 | 2013300110030 | 李雪 | 社會學 | 龔為綱 |
26 | 城鎮化進程中農民工家庭關系的變化-一湖北恩施市紅土鄉為例 | 2013300110032 | 董廣 | 社會學 | 周雄兵 |
27 | 員工使命感對創新驅動能力的影響的實證研究 | 2013300110033 | 李玉梅 | 社會學 | 段文杰 |
28 | 中國steam用戶消費行為分析 | 2013300110034 | 姚群鵬 | 社會學 | 李向振 |
29 | 武漢市社區體育活動現狀與問題分析-一武重地區為例 | 2013300110035 | 陶然 | 社會學 | 蔡磊 |
30 | 西域客商:市場驅動下的人口流動與族群關系-一新疆和田國際步行街為例 | 2013300110036 | 尹暢唱 | 社會學 | 李翠玲 |
31 | 社會認同視角下實習生群體的認同困境 | 2013300110037 | 嚴雯 | 社會學 | 胡翔 |
32 | 公益眾籌的合法性研究-以“羅爾事件”為例 | 2013300110040 | 賀乾明 | 社會學 | 張楊波 |
33 | 性別視角下高校大學生對“女漢子”現象的認知-以武漢大學為例 | 2013300110041 | 馬榮芹 | 社會學 | 柳莉 |
34 | 當前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的實證研究-基于A省的調查 | 2013300110042 | 周子琪 | 社會學 | 徐煒 |
35 | 禁忌民俗的社會控制功能探析-以婚嫁、喪葬習俗為例 | 2013300110043 | 李彥睿 | 社會學 | 徐少舟 |
36 | Reddit關于中國反腐問題的話語建構研究 | 2013300110044 | 丁凱 | 社會學 | 龔為綱 |
37 | 社會資本視角下的社區文化組織建設-以北京市T街道的兩個社團為例 | 2013300110045 | 張瀟 | 社會學 | 梅紅 |
38 | 轉型時期村莊精準扶貧調查研究-以湖北省黃梅縣W村為例 | 2013300110046 | 王婷 | 社會學 | 桂勝 |
39 | 中國居民主觀幸福感變化趨勢探究 | 2013300110047 | 石雅晴 | 社會學 | 梁櫻 |
40 | 狂熱中的理性-“理性成癮”視角下關于“粉絲”消費心理的探究 | 2013300110048 | 卜玄 | 社會學 | 周長城 |
41 | 大學生宿舍裝修與自我認同建構-基于武漢市W大學的實證研究 | 2013300110049 | 張馨藝 | 社會學 | 劉暢 |
42 | 城市化進程中個體利益的保障與維護研究-以宜春市商城拆遷為例 | 2013300110050 | 金錦超 | 社會學 | 胡翼鵬 |
43 | 農村地區結婚彩禮問題的探討-以河北省B村為例 | 2013300110052 | 胡天琪 | 社會學 | 胡翔 |
44 | 為難的“第三人”-民事訴訟證人出庭難額原因探究 | 2013300110053 | 李可 | 社會學 | 桂曉偉 |
45 | 自媒體微博中的民間粉絲群體組織運行邏輯探析 | 2013300110054 | 楊旸 | 社會學 | 伍麟 |
46 | 高校輔導員性格優勢對其使命感的影響研究 | 2013300110056 | 顧笑聰 | 社會學 | 段文杰 |
47 | 社會轉型視閾下城市中產階級教育投資熱現象研究 | 2013300110058 | 段佳旭 | 社會學 | 向德平 |
48 | 基于政府購買服務模式的社會工作者角色探討——以武漢大學為例 | 2013300110011 | 肖祖銳 | 社會工作 | 陳昫 |
49 | 文化扶貧:貧困文化視角下標準扶貧新審思-以水唐·啟創社工站為個案 | 2013300110018 | 葛宗玥 | 社會工作 | 周雄兵 |
50 | 政府購買服務背景下的政社關系探究-一以武漢市A機構為例 | 2013300110024 | 張素平 | 社會工作 | 梅紅 |
51 | 人際溝通小組介入農村留守兒童同輩關系的研究-以四川綿陽L小學“友誼的小船穩當當”小組為例 | 2013300110028 | 袁玲 | 社會工作 | 劉婷婷 |
52 | 陪伴閱讀對農村兒童親子關系的影響—以四川新魯鎮“故事媽媽”小組為例 | 2013300110051 | 羅佳 | 社會工作 | 劉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