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伍麟教授的論文《推動數字技術助力積極老齡化》發表在《中國社會科學(內部文稿)》2021年第6期。此文系伍麟教授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研究專項“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研究”系列成果之一。
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人類進入越來越智慧化的社會。老年人同樣置身在極速發展的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時代潮流當中。在日常生活的許多領域老年人需要面對、接觸和使用數字技術及其衍生的服務與產品。從老年人身體條件和實際需要看,他們的數字化生活還比較初級,主要集中于滿足基本生活所需、以接受有限度的數字技術服務為主。老年人由于受到過去生活條件和教育內容的限制,缺乏相應的數字化素養。相當多的老年人對于使用智能設備完成數字化活動還非常陌生,在利用數字技術服務生活方面存在明顯差距。老年人積極融入數字化社會是一項重要的、利國利民的社會事業。解決好老年人使用固定及移動數字設備、學習信息技術的操作和程序等問題,將有助于老年人積極融入數字化社會,實現晚年幸福生活。首先,國家需要立法保障老年人跟其他人群一樣平等利用數字化資源,積極享有數字技術帶來的紅利。數字化資源使用的機會平等、過程平等和結果平等應當是社會的普遍標準。其次,國家需要積極引導和調控數字化資本市場,要求它們在追求數字技術創新帶來經濟利益的同時,必須承擔數字技術使用的社會效益責任,主動立足于老年人生理條件和能力狀況,設計滿足老年人需要的友好型人機互動系統。國家應當將利老友好型的數字平臺和操作程序納入強制執行的行業標準,法定要求數字生產方為老年人常用的一些高技術產品和服務配備利老版本,促進更多老年人愿意和容易接入及使用數字化相關活動。第三,相對而言,老年人學習數字技術受到的關注程度還不夠。國家應當從戰略高度制定政策和開展行動,政府可以發揮主導作用,投入一定的財政資金,通過政府購買的方式,吸引一些社會組織在條件具備的社區服務中心或老年人活動中心開展培訓課程。社區教育是提高老年人掌握使用數字設備的重要途徑。最后,國家要大力倡導自下而上的數字化反哺,積極鼓勵家庭內部的年輕成員向老年人傳授數字設備的使用知識和操作技能。在親人的技術指導之下,老年人可以更好改善信息獲取和使用的狀態,提升健康照顧、日常事務等效果。